“当代艺术”诞生于何年何月?在学术研究领域尚未有一个准确的年份定论。但在艺术品交易市场,通常有两种分辨标准。
一种以欧美艺术拍卖市场的分类为准,这种分类方式是按照线性的时间逻辑对不同时代的艺术进行划分的,参照法国的艺术价格网站(Artprice),该网站从2002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全球纯美术品拍卖市场的年度报告,其中将艺术作品分为了五个阶段板块,即“古代大师”(The Old Master)、“19世纪艺术”(19th century Art)、“现代艺术”(Modern Art)和“战后艺术”(Post-war Art)以及“当代艺术”(Contemporary Art)。
“古代大师”是指在1759年之前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,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时期的“三杰”达·芬奇、米开朗琪罗、拉斐尔。“19世纪艺术”是指在1760年到1859年之间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,其中最富盛名的是“印象派”莫奈、雷诺阿、“新印象派”的修拉以及“后印象派画家”的梵高、塞尚和高更等。“现代艺术”的界定是在1860-1919年间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,毕加索、马蒂斯、培根等艺术家都属于现代艺术家的范畴。“战后艺术”的界定是出生在1920年-1944年的艺术家的创作,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弗洛伊德、里希特等。“当代艺术”指的是1945年之后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,英国的达明·赫斯特、美国的杰夫·昆斯、日本的村上隆都属于这个板块。
另一种则参考欧洲美术基金会每年出版的《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》,虽然同样是依据艺术家的出生年份对纯美术品的年代进行地划分,但在具体的分类和时间上却有明显差别。该报告将艺术市场中交易的作品分成了“古代大师”“印象派和后印象派”“现代艺术”“战后及当代艺术”四类。
“古代大师”指的是出生在1250到1821年之间的艺术家。“印象派和后印象派”是出生在1821到1874年之间的艺术家。“现代艺术”则是在1875年到1910年之间出生的艺术家。出生在1910年之后的艺术家的创作都属于“战后及当代艺术”。
“当代艺术”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的“登堂入室”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。2000年的时候“战后及当代艺术”仅仅只占全球纯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17%。而到2016年,当代艺术占全球纯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则达到了52%。显然,“当代艺术”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主流的交易品类。